找了好久終於被我找到一家製作酵母發酵浮萍淬取出蝦紅素在餵雞鴨使蛋黃變的紅潤而蛋黃滿是蝦紅素食用後對人體竟然有那麼多功效讓我滿訝異,但是天然蝦紅素價格超貴用在動物飼料添加成本負擔真的滿重的難怪一些業者都會採用化學合成食用色素來欺騙消費者。

 

蝦紅素(Astaxanthin, Asta)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蔡敏麗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市場上活生生的螃蟹、蝦子的外殼都是青綠色,可是餐桌上煮熟的螃蟹、蝦子則是紅色。這個原因跟蝦蟹體內的色素-蝦紅素(Astaxanthin, Asta)有關。蝦紅素分子式為C40H52O4,其分子量為596.8,另一名稱為蝦青素,為廣泛存在於動植物、藻類、微生物體中葉黃素類的色素。蝦紅素在游離、自由狀態時,呈現略帶粉紅的橙黃色,在蝦蟹未加熱前,外殼中蝦紅素和甲殼蛋白質化合,蝦紅素的3D形狀結構被扭曲,進而使吸收光線波長改變呈現出青綠色,也可與不同種類的蛋白質結合,使外殼呈現紅橙、黃、綠或是藍紫等顏色。而螃蟹、蝦子下鍋加熱會使體內大部分的色素遇高溫而分解,但蝦紅素遇到高溫不會被破壞,所以煮熟的螃蟹、蝦子會顯現出鮮艷的橘紅色。

蝦紅素結構中的羥基和酮基構成α-羥基酮,其結構能夠提供電子給自由基(free radical),或是吸引自由基的未配對電子以捕捉自由基,阻斷脂質氧化的連鎖反應,進而保護細胞膜及DNA,效用更勝β-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 此外,蝦紅素能穿過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 BBB) 與視網膜,提供腦部、神經系統與眼睛抗氧化的功效,可改善視力和預防老年癡呆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性疾病的發生。在心血管疾病與惡性腫瘤方面,蝦紅素具有降低癌細胞產生,增加HDL降低動脈粥狀硬化,增強免疫反應等效用。

在2000年蝦紅素獲得美國FDA核可為膳食補充品,在市面上它的蹤影從原本的飼料添加劑或是食用色素,躍升到保養品、保健食品等。 微藻類這類單細胞浮游生物在陽光過強或養分不足的惡劣環境中,會大量製造蝦紅素等抗氧化物質自我保護,蝦蟹經由攝食藻類,使蝦紅素及蝦紅素的前驅物質存於體內,因而蝦子、螃蟹、鮭魚或是龍蝦等這些生物體內都含有蝦紅素。事實上,市面上有關蝦紅素的保健食品並非從蝦蟹中提煉而得,而主要藉由生物技術從微藻類中提煉而得,例如:微藻類中的雨生紅球藻(Haematoccus pluvialis; Chlorophyceae sp.)或稱血球藻,經刺激後可產生和積聚大量蝦紅素。

在目前開發中的微藻類生物技術,利用微藻培養系統的生物固定法,搭配立體光反應培養器提高單位面積上的光合作用效率,使微藻利用光合作用的固碳暗反應將二氧化碳轉換成碳氫化合物,產生高附加價值的生質(biomass)作為生技產品的原料或是提供環保的再生能源,以達到減量二氧化碳與能源再生的經濟和環保效益。 從微藻類提煉出蝦紅素需經由人體的酵素處理結構鏈中有酯類才可被吸收,相對來說,酵母菌(Phaffia rhodozyma) 生產的蝦紅素是較易為人體吸收的游離態,故目前出現利用生物技術中的基因轉殖,產生紅酵母變異株(Xanthophyllomyces dendrorhous)大量生產蝦紅素。必須藉由傳統技術、知識與生物技術相結合,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樣化與高品質的生技產品,蝦紅素即為一例。

參考文獻:
闕壯群,微藻類固碳工程。科學發展,433 期,P6~11。2009 年。
戴宜銘,利用酵母菌Xanthophylomyces dendrorhous同步生產蝦紅素及寡果糖最適化條件之研究。碩士論文,2007年。
吳建威、陳文君 ,由微生物生產之還原蝦紅素。水試專訊,20: 43-44。2007年。
超級抗氧化劑蝦紅素。喬長誠著。元氣齋出版社。2006年。
方繼,以 Phaffia rhodozyma 生產蝦紅素之研究 (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4年。http://web1.nsc.gov.tw/public/Data/9169303629.pdf

 

 

 

arrow
arrow

    豐田自然無毒農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